西方國家嘅東方聲音
故事
除咗訪問之外,我哋亦都開發同收集咗一系列嘅視覺材料,例如受訪者嘅肖像同埋陪伴佢哋旅程嘅珍貴物品,佢哋每個故事都係獨一無二嘅,令觀眾可以睇到每個人嘅生活。呢啲故事亦都突顯咗中國移民隨住時間嘅推移而變化。

湯嚟自香港新界,喺1958年抵達英國,佢嘅大部分旅程都係透過海路進行。喺佢由香港去馬賽嘅旅程中,船停咗喺東南亞同非洲嘅好多個港口。
湯喺中餐廳做過嘢,先係做廚房工人,之後係做廚師,直至佢退休。

馮耀喺1966年8月由香港嚟到英國同屋企人去巴斯,開始咗一間成功嘅外賣生意,首先喺奧德菲爾德公園區,然後喺上布里斯托爾道。
馮耀回憶,佢喺香港行李入面帶咗三張棉被,因為佢哋係應付寒冷天氣嘅必需品。佢好珍惜以前嘅家庭相,經常返香港探屋企人。

1981年,玉清同佢阿媽一齊嚟到英國,佢已經喺一間中餐廳做嘢,佢差唔多18歲,喺香港一間大餐廳做咗三年廚師嘅訓練,幾個月後佢屋企人喺巴斯買咗間外賣餐廳,然後喺同一年搬咗去嗰度佢阿媽喺行李入面包嘅最重要嘅嘢係兩架中國蒸汽船,因為佢哋係生計必需品。
玉清喺1997年成為一個虔誠嘅佛教徒。佢因為宗教信仰而停止做廚師。喺2001年,佢成為巴斯第一個中國巴士司機。

玉倫係嚟自香港嘅新界1968年,喺時間允許嘅時候,佢會喺英國同歐洲各地旅行,為咗樂趣。
Yuk Lun 喺1977年結婚,喺布里斯托爾開咗間外賣餐廳五年,之後就搬咗去巴斯,喺韋斯頓區開咗間新嘅外賣餐廳,直至幾年前先開到。佢好珍惜舊嘅家庭相,同埋為佢第一張英國駕駛執照感到自豪。

Christina 喺1984年嚟到英國,喺埃塞克斯大學進修,呢個對佢嚟講係一個好難嘅決定,因為佢阿媽當時病得幾嚴重,因為佢阿媽嘅鼓勵,佢最終都係咁做。
Christina 嘅家人原本係嚟自中國南部,然後搬咗去正式稱為英屬馬來亞嘅地方;之後佢嘅父母決定搬去同中國人比較嘅新加坡。
Christina 好珍惜佢啲舊家庭相,特別係佢阿媽嘅相。 佢媽媽對 Christina 嚟講係好大嘅啟發,亦都鼓勵佢嚟英國,佢成日都話 – 「唔好因為佢而停止」。

王教授喺1984年嚟到英國,喺劍橋大學讀博士。佢返咗去台灣教書,並喺大學擔任研究角色。佢喺1990年返嚟英國結婚,然後同佢老婆再返嚟台灣做咗近五年,之後王教授又搬返去英國,而家喺大學領導一個 LED 研發部門,同埋經常去亞洲發展關係。
王教授好鍾意煮飯同埋喺電視睇英國嘅美食節目。佢回憶起當年邀請佢嘅中國學生嚟佢屋企慶祝農曆新年,當時身邊冇好多中國學生,而家做同樣嘅嘢係幾乎唔可能嘅。

Shane 同 Jake 係雙胞胎兄弟,佢哋喺1999年17歲嗰陣嚟到巴斯讀書,自此之後就住喺呢度。喺北京嘅一個教育博覽會上,佢哋第一次被巴斯嘅美麗風景吸引,因為佢哋只係有足夠嘅資金去支持佢哋第一個學期嘅學費,之後就成功喺佢哋嘅商業同出版界工作。
Shane 同 Jake 成日都拎住佢哋離開中國嗰陣親戚送畀佢哋嘅祝福佛牌作為保護。佢哋仲有佢哋第一張去英國嘅機票同埋佢哋喺出發前一晚寫嘅佢哋媽媽嘅紙。

玲喺2000年搬咗去巴斯。佢原本係嚟自香港西貢。
玲戴嘅玉吊墜係中國傳統嘅延續,佢保留咗呢個作為一個提醒,同埋有啲嘢要跟隨。

藏醫生係中國東北大連人。佢喺1995年首次喺獎學金計劃下嚟到英國,並喺牛津嘅一間公司擔任研究角色。喺英國過咗一段時間之後,藏博士去咗新加坡工作咗三年,之後喺1999年返咗英國。今次,佢返咗去曼徹斯特同牛津嘅大學做研究同教學,因為佢好掛住研究工作,而且夢想同佢專長領域嘅世界領袖合作。佢最終喺2007年同屋企人搬咗去巴斯,自此之後就一直喺呢度生活同工作。
Dr Zang 好珍惜佢嘅家庭相同埋幾年前喺中國買嘅音樂鍵盤,陪佢去新加坡同英國。呢個鍵盤而家畀佢個女享受緊,而佢個女今日都用緊佢。

美玲喺2009年由台灣搬到巴斯。
美玲最珍惜嘅台灣物品係一本雙語聖經,呢本聖經係由佢個侄仔送畀美玲,佢回憶過去幫佢渡過難關嘅關鍵。